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4月25日下午,社保基金会举办“中长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列专题讲座”第九讲,邀请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研究员,为全体干部职工作了题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和展望——我国‘双碳’目标实施进展及最新政策动向”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国际碳中和进程、我国碳中和战略实施路径及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柴麒敏研究员介绍,在欧盟、中国等的带动下,国际碳中和进程发展较快。目前,已有51个国家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2021年国际能源转型相关融资、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已达7600亿美元左右。当前,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新版电池法规、跨国企业供应链减碳等政策的出台,将对国际贸易、产业发展、能源市场、资金流动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柴麒敏研究员认为,当前我国碳中和相关政策仍处于建章立制阶段。随后,柴麒敏研究员讨论了加大节能技术布局力度、提升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电力系统深度脱碳等具体举措,介绍了上海、浙江等不同区域提出的“双碳”实施方案。最后,柴麒敏研究员提出,碳中和战略不单影响传统高耗能行业发展模式,也将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众多新兴行业创造长期需求。对于金融企业而言,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将使气候变化成为新的风险敞口。
参加讲座的社保基金会干部职工围绕碳市场发展情况、煤电产业发展前景等话题与柴麒敏研究员展开交流。大家表示,本次讲座数据与案例结合,内容详实生动,深入浅出,为全面深入了解把握“双碳”目标战略和实施进展情况、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及前瞻性谋划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等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